2025年9月19日,闪迪举办WD Blue SN5100 NVMe SSD媒体分享会,为大家详细解析了这款产品的技术亮点与核心优势,同时针对大家对QLC闪存的共同质疑展开深度对话。会上,闪迪公司中国区分销渠道事业部总经理陈光辉、闪迪公司产品市场经理刘小龙详细阐述了QLC技术普及的市场逻辑、SN5100的技术突破,以及满足内容创作者需求的应用场景优化。
Sandisk闪迪公司中国区分销渠道事业部总经理陈光辉表示:“随着AI应用程序和4K/8K超高清内容的加速普及,内容创作者、专业人士及PC升级用户在面对日益繁重的工作流程时,对存储的性能、容量与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进一步释放AI潜能、激发用户创意,闪迪推出了WD Blue SN5100 NVMe SSD。该产品搭载PCIe Gen 4.0技术,为创作者和专业用户提供流畅且可靠的使用体验,助力他们创作不设限,存储更从容,高效完成每一个项目。”
主流级SSD选择QLC:得益于闪存技术优化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
长期以来,QLC闪存因“成本低、性能差、寿命短”的标签备受争议,但闪迪这次选择QLC闪存并非单纯成本考量,而是技术突破与市场趋势使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大容量需求爆发,QLC实现“空间与成本双优化”
随着AI创作、4K/8K视频剪辑等场景普及,用户对存储容量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IDC在《全球固态硬盘预测更新报告 #US50021623》中预测,到2026年超50%的客户端SSD将采用QLC技术。闪迪通过SANDISK BiCS8 QLC 3D CBA NAND技术,实现单颗大容量颗粒设计,相较于其他闪存方案,无需多颗芯片拼接,更适配超轻薄设备,同时实现了更高的成本效益。
从市场定位来看,很多游戏玩家会要求到低延迟或者是快速访问,而内容创作者则需要更大存储或者是支持多任务运行。基于这些市场的痛点和需求, SN5100选择QLC,为主流用户带来这样一款高性价比的固态硬盘产品,也进一步拓宽闪迪公司在客户端SSD领域的产品组合,涵盖内容创作、主流PC、掌上游戏、主机游戏,以及高性能游戏电脑市场,为用户提供可靠的存储解决方案。
2、BiCS8 QLC与nCache 4.0:破解“寿命与性能”魔咒
针对消费者对寿命和性能的担忧,闪迪通过两大核心技术实现突破与创新。SN5100选用BiCS8 QLC闪存将TBW(总写入字节)指标提升至与上代TLC产品SN5000持平,2TB版本达900TBW,配合五年质保,满足绝大多数用户耐久需求;4TB版本能达到1200TBW,也是业界领先。同时还可以从官网下载使用SANDISK Dashboard应用,对SSD性能和生命周期进行实时的监控,查看更新等。
SN5100采用自研PCIe Gen4的四通道主控,虽未披露详细参数,但刘小龙强调其“专为BiCS8 NAND优化数据调控”。垂直化设计(主控+固件+NAND)使读写延迟降低,4K随机写入性能达1.3M IOPS(1TB-2TB容量版本),超越部分TLC产品。还有独家nCache 4.0动态SLC缓存技术,通过“高速SLC缓存+QLC长期存储”的“先快后稳”逻辑,顺序读写速度最高达7100MB/s(1TB-2TB容量版本)和6700MB/s(1TB-4TB容量版本),接近PCIe 4.0极限带宽。在大型数据库数据迁移、多任务流处理,或者需要大量缓存调用的应用程序如视频、编辑软件,都能够提供非常强劲的支持,让终端用户获得流畅的性能体验。
我们知道,固态硬盘散热也会极大程度地影响性能,尤其是在紧凑设备(如超薄本、mini PC)上使用时总会有散热担忧,这一点上, SN5100选择单面M.2 2280设计+DRAM-less架构大幅减少发热,工作温度范围0-85℃,无散热片下连续读写温度也能冷静控温。
助力创作者:AI时代的存储适配,提供高性能、大容量与稳定性的三重保障
我们知道,闪迪WD Blue产品系列一直是专门为内容创作者和需要使用各种生产力套件的专业人士打造的存储解决方案。尤其是如今身处AI时代,AI应用会成倍提升流程复杂性,这将进一步推动用户对更高容量和更高性能的存储需求, SN5100高性能、大容量正是为了解决这些用户痛点而来的。
在实际测试中,SN5100 2TB的顺序读取速度高达7333.25MB/s,顺序写入速度达到6721.53MB/s;这个成绩与大多数选用3D TLC闪存的SSD性能相差无几甚至更优秀,比同系列的WD Blue SN5000更是提升不少。
2TB容量款超1200K IOPS随机读取和超1400K IOPS随机写入性能充分满足内容创作者多线程应用切换,同时适配高强度AI模型训练,避免卡顿与存储不足问题。
在容量问题上,SN5100提供500GB-4TB规格可选,在性能上相比上一代也有很大幅度的提升,可以充分满足创作用户在容量、性能上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闪迪在SN5100上启用了全新的公司标识,以体现对创新及品牌发展的承诺。新logo中闪迪英文灵动的Logo形式更好地展现出数字时代运动、创新和数据驱动的基调。
QLC普及是趋势,技术创新是关键
如今的市场,不该是谈QLC色变的时代了。SN5100的发布也必将推动QLC闪存的普及。而这一举措并非“妥协”,而是存储行业从“参数比拼”向“需求适配”的进化。闪迪通过技术突破,让SN5100成为“大容量不妥协性能、高性价比不牺牲品质”的标杆产品。在AI与超高清内容驱动的存储革命中,SN5100无疑为行业提供了QLC技术落地的优选方案,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贴合实际需求的存储选择。
闪迪举办WD Blue SN5100媒体分享会:深度解析QLC闪存背后的技术突围与市场考量
2025年9月28日 16 : 40 电脑报原创
2025年9月19日,闪迪举办WD Blue SN5100 NVMe SSD媒体分享会,为大家详细解析了这款产品的技术亮点与核心优势,同时针对大家对QLC闪存的共同质疑展开深度对话。会上,闪迪公司中国区分销渠道事业部总经理陈光辉、闪迪公司产品市场经理刘小龙详细阐述了QLC技术普及的市场逻辑、SN5100的技术突破,以及满足内容创作者需求的应用场景优化。
Sandisk闪迪公司中国区分销渠道事业部总经理陈光辉表示:“随着AI应用程序和4K/8K超高清内容的加速普及,内容创作者、专业人士及PC升级用户在面对日益繁重的工作流程时,对存储的性能、容量与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进一步释放AI潜能、激发用户创意,闪迪推出了WD Blue SN5100 NVMe SSD。该产品搭载PCIe Gen 4.0技术,为创作者和专业用户提供流畅且可靠的使用体验,助力他们创作不设限,存储更从容,高效完成每一个项目。”
主流级SSD选择QLC:得益于闪存技术优化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
长期以来,QLC闪存因“成本低、性能差、寿命短”的标签备受争议,但闪迪这次选择QLC闪存并非单纯成本考量,而是技术突破与市场趋势使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大容量需求爆发,QLC实现“空间与成本双优化”
随着AI创作、4K/8K视频剪辑等场景普及,用户对存储容量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IDC在《全球固态硬盘预测更新报告 #US50021623》中预测,到2026年超50%的客户端SSD将采用QLC技术。闪迪通过SANDISK BiCS8 QLC 3D CBA NAND技术,实现单颗大容量颗粒设计,相较于其他闪存方案,无需多颗芯片拼接,更适配超轻薄设备,同时实现了更高的成本效益。
从市场定位来看,很多游戏玩家会要求到低延迟或者是快速访问,而内容创作者则需要更大存储或者是支持多任务运行。基于这些市场的痛点和需求, SN5100选择QLC,为主流用户带来这样一款高性价比的固态硬盘产品,也进一步拓宽闪迪公司在客户端SSD领域的产品组合,涵盖内容创作、主流PC、掌上游戏、主机游戏,以及高性能游戏电脑市场,为用户提供可靠的存储解决方案。
2、BiCS8 QLC与nCache 4.0:破解“寿命与性能”魔咒
针对消费者对寿命和性能的担忧,闪迪通过两大核心技术实现突破与创新。SN5100选用BiCS8 QLC闪存将TBW(总写入字节)指标提升至与上代TLC产品SN5000持平,2TB版本达900TBW,配合五年质保,满足绝大多数用户耐久需求;4TB版本能达到1200TBW,也是业界领先。同时还可以从官网下载使用SANDISK Dashboard应用,对SSD性能和生命周期进行实时的监控,查看更新等。
SN5100采用自研PCIe Gen4的四通道主控,虽未披露详细参数,但刘小龙强调其“专为BiCS8 NAND优化数据调控”。垂直化设计(主控+固件+NAND)使读写延迟降低,4K随机写入性能达1.3M IOPS(1TB-2TB容量版本),超越部分TLC产品。还有独家nCache 4.0动态SLC缓存技术,通过“高速SLC缓存+QLC长期存储”的“先快后稳”逻辑,顺序读写速度最高达7100MB/s(1TB-2TB容量版本)和6700MB/s(1TB-4TB容量版本),接近PCIe 4.0极限带宽。在大型数据库数据迁移、多任务流处理,或者需要大量缓存调用的应用程序如视频、编辑软件,都能够提供非常强劲的支持,让终端用户获得流畅的性能体验。
我们知道,固态硬盘散热也会极大程度地影响性能,尤其是在紧凑设备(如超薄本、mini PC)上使用时总会有散热担忧,这一点上, SN5100选择单面M.2 2280设计+DRAM-less架构大幅减少发热,工作温度范围0-85℃,无散热片下连续读写温度也能冷静控温。
助力创作者:AI时代的存储适配,提供高性能、大容量与稳定性的三重保障
我们知道,闪迪WD Blue产品系列一直是专门为内容创作者和需要使用各种生产力套件的专业人士打造的存储解决方案。尤其是如今身处AI时代,AI应用会成倍提升流程复杂性,这将进一步推动用户对更高容量和更高性能的存储需求, SN5100高性能、大容量正是为了解决这些用户痛点而来的。
在实际测试中,SN5100 2TB的顺序读取速度高达7333.25MB/s,顺序写入速度达到6721.53MB/s;这个成绩与大多数选用3D TLC闪存的SSD性能相差无几甚至更优秀,比同系列的WD Blue SN5000更是提升不少。
2TB容量款超1200K IOPS随机读取和超1400K IOPS随机写入性能充分满足内容创作者多线程应用切换,同时适配高强度AI模型训练,避免卡顿与存储不足问题。
在容量问题上,SN5100提供500GB-4TB规格可选,在性能上相比上一代也有很大幅度的提升,可以充分满足创作用户在容量、性能上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闪迪在SN5100上启用了全新的公司标识,以体现对创新及品牌发展的承诺。新logo中闪迪英文灵动的Logo形式更好地展现出数字时代运动、创新和数据驱动的基调。
QLC普及是趋势,技术创新是关键
如今的市场,不该是谈QLC色变的时代了。SN5100的发布也必将推动QLC闪存的普及。而这一举措并非“妥协”,而是存储行业从“参数比拼”向“需求适配”的进化。闪迪通过技术突破,让SN5100成为“大容量不妥协性能、高性价比不牺牲品质”的标杆产品。在AI与超高清内容驱动的存储革命中,SN5100无疑为行业提供了QLC技术落地的优选方案,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贴合实际需求的存储选择。
分享到:
评论区(0条)
本文作者
电脑报编辑
认真是一种态度
私信他的更多文章
更多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