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迪WD Blue SN5100 NVMe SSD作为闪迪面向主流用户的新一代存储产品,凭借PCIe Gen 4.0技术与SANDISK BiCS8 QLC 3D CBA NAND的创新组合,重新定义了高性能与大容量的平衡。500GB至4TB的完整容量矩阵,满足不同数据量用户的存储需求。M.2 2280单面颗粒设计,专为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升级打造,尤其针对AI工作流、4K/8K视频剪辑等专业场景优化,一起来看看它的实际表现。
首先谈一个大家都关注的话题:QLC
没错,闪迪WD Blue SN5100 NVMe SSD是一款采用QLC闪存的PCIe 4.0 SSD。这款产品采用了闪迪SANDISK BiCS8 QLC 3D CBA NAND,采用外围电路直接键合到存储阵列(CBA)工艺,将存储阵列与CMOS控制芯片无缝集成,提升数据传输效率的同时降低功耗。
同时, SN5100加入了SANDISK nCache 4.0智能缓存:动态分配SLC缓存空间,针对小文件随机写入与大文件持续传输场景优化。例如,在4K视频导出时可以有效避免QLC原生写入速度不足的问题。
另外,HMB技术的利用,通过调用主机系统内存替代传统DRAM缓存,在降低成本的同时,确保数据处理效率,尤其适合轻薄本等对功耗敏感的设备。
实测性能:超越期待的QLC速度体验
用户可通过链接:
https://sddashboarddownloads.sandisk.com/wdDashboard/DashboardSetup.exe下载官方固态硬盘管理软件(SANDISK Dashboard)。
我们可以通过仪表盘工具更新固件,进行S.M.A.R.T诊断,擦除SSD以实现更高性能等等。用户还可以自己根据不同使用环境或者是个人喜好选择软件界面为深色还是浅色。
除了这些细节上的变化以外,相信大家更关心的是,到底这款QLC SSD的实际性能如何。接下来我们就来一一揭晓答案。
测试平台:
处理器:锐龙7 7800X3D
主板:技嘉B850M GAMING X WIFI6E
系统盘:闪迪WD_BLACK SN7100 2TB
测试盘:闪迪WD Blue SN5100 NVMe SSD 2TB
操作系统:Windows 11专业版24H2
PS:不同测试平台成绩会有一定差异;本文产品图拍摄主板与测试平台主板不同
在CDM测试中, SN5100顺序读取速度高达7333.25MB/s,顺序写入速度达到6721.53MB/s;4K随机吞吐量实现了1206125 IOPS读取和1420986 IOPS 写入,这个成绩与大多数选用3D TLC闪存的SSD性能相差无几甚至更优秀,比同系列的WD Blue SN5000更是提升不少。这样的表现,在应对游戏数据包加载、大量密集型素材处理时,能够实现高效处理。在这里编辑也选择PCMARK10和3DMARK进行了检验。
在PCMARK10完整系统盘测试中, 运行了系统启动、应用程序/游戏启动、复制多个大文件和许多小文件、Office和Adobe应用程序运作时的硬盘轨迹等。闪迪WD Blue SN5100 NVMe SSD得分3449,在快速系统盘基准测试中达到3936分,数据盘基准测试时为5846分,不算亮眼但也超出不少人对于QLC闪存的预期。
在3DMARK存储性能测试中,闪迪WD Blue SN5100 NVMe SSD却是给了不小的惊喜,得分3738,在PCIe 4.0 SSD中相当不错。尤其是《战地风云5》《使命召唤:黑色行动4》加载速度都超过了1000MB/s,移动游戏更是实现了3052.70MB/s带宽。就这样的表现,在应对实现需要进行大量演算的AI大模型应用来说,也能提供高效的存取支持,同时最大4TB容量(预计2025年10月上市)在AI本地大模型建立中也有容量优势。
从测试情况来看,这款QLC SSD的表现还算可圈可点。但一定有不少小伙伴想知道这样一款无DRAM独立缓存的QLC SSD缓外的速度到底如何。在这里编辑选用AIDA64进行了全盘测试。在大概30%占比(2TB容量款的558GB占用)时出现了速度的明显下降。但是,大多数用户都不会一次传输558GB的文件,所以也不用太焦虑。毕竟,SN5100提供了五年有限质保,且耐久度分别为:300TBW(500GB)、600TBW(1TB)、900TBW(2TB)、1200TBW(4TB)。
总结:性能可圈可点,QLC技术正在进一步成熟
SN5100通过BiCS8 QLC与PCIe 4.0的完美融合,打破了“QLC性能差”的刻板印象。其7,100MB/s的顺序读取速度与五年质保承诺,也可以让不少追求成本优势的用户放下戒心。尽管在持续大容量写入场景下可能会出现性能衰减,但对于不少消费级用户而言,这款SSD提供了“够用且好用”的最佳平衡。如今这款产品已经在各大电商平台上线,4TB款将于10月正式上市,我们都可以试着给QLC更多机会。
是时候给QLC一些机会了!这款SSD测试数据有点好看
2025年9月9日 17 : 32 电脑报原创
闪迪WD Blue SN5100 NVMe SSD作为闪迪面向主流用户的新一代存储产品,凭借PCIe Gen 4.0技术与SANDISK BiCS8 QLC 3D CBA NAND的创新组合,重新定义了高性能与大容量的平衡。500GB至4TB的完整容量矩阵,满足不同数据量用户的存储需求。M.2 2280单面颗粒设计,专为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升级打造,尤其针对AI工作流、4K/8K视频剪辑等专业场景优化,一起来看看它的实际表现。
首先谈一个大家都关注的话题:QLC
没错,闪迪WD Blue SN5100 NVMe SSD是一款采用QLC闪存的PCIe 4.0 SSD。这款产品采用了闪迪SANDISK BiCS8 QLC 3D CBA NAND,采用外围电路直接键合到存储阵列(CBA)工艺,将存储阵列与CMOS控制芯片无缝集成,提升数据传输效率的同时降低功耗。
同时, SN5100加入了SANDISK nCache 4.0智能缓存:动态分配SLC缓存空间,针对小文件随机写入与大文件持续传输场景优化。例如,在4K视频导出时可以有效避免QLC原生写入速度不足的问题。
另外,HMB技术的利用,通过调用主机系统内存替代传统DRAM缓存,在降低成本的同时,确保数据处理效率,尤其适合轻薄本等对功耗敏感的设备。
实测性能:超越期待的QLC速度体验
用户可通过链接:
https://sddashboarddownloads.sandisk.com/wdDashboard/DashboardSetup.exe下载官方固态硬盘管理软件(SANDISK Dashboard)。
我们可以通过仪表盘工具更新固件,进行S.M.A.R.T诊断,擦除SSD以实现更高性能等等。用户还可以自己根据不同使用环境或者是个人喜好选择软件界面为深色还是浅色。
除了这些细节上的变化以外,相信大家更关心的是,到底这款QLC SSD的实际性能如何。接下来我们就来一一揭晓答案。
测试平台:
处理器:锐龙7 7800X3D
主板:技嘉B850M GAMING X WIFI6E
系统盘:闪迪WD_BLACK SN7100 2TB
测试盘:闪迪WD Blue SN5100 NVMe SSD 2TB
操作系统:Windows 11专业版24H2
PS:不同测试平台成绩会有一定差异;本文产品图拍摄主板与测试平台主板不同
在CDM测试中, SN5100顺序读取速度高达7333.25MB/s,顺序写入速度达到6721.53MB/s;4K随机吞吐量实现了1206125 IOPS读取和1420986 IOPS 写入,这个成绩与大多数选用3D TLC闪存的SSD性能相差无几甚至更优秀,比同系列的WD Blue SN5000更是提升不少。这样的表现,在应对游戏数据包加载、大量密集型素材处理时,能够实现高效处理。在这里编辑也选择PCMARK10和3DMARK进行了检验。
在PCMARK10完整系统盘测试中, 运行了系统启动、应用程序/游戏启动、复制多个大文件和许多小文件、Office和Adobe应用程序运作时的硬盘轨迹等。闪迪WD Blue SN5100 NVMe SSD得分3449,在快速系统盘基准测试中达到3936分,数据盘基准测试时为5846分,不算亮眼但也超出不少人对于QLC闪存的预期。
在3DMARK存储性能测试中,闪迪WD Blue SN5100 NVMe SSD却是给了不小的惊喜,得分3738,在PCIe 4.0 SSD中相当不错。尤其是《战地风云5》《使命召唤:黑色行动4》加载速度都超过了1000MB/s,移动游戏更是实现了3052.70MB/s带宽。就这样的表现,在应对实现需要进行大量演算的AI大模型应用来说,也能提供高效的存取支持,同时最大4TB容量(预计2025年10月上市)在AI本地大模型建立中也有容量优势。
从测试情况来看,这款QLC SSD的表现还算可圈可点。但一定有不少小伙伴想知道这样一款无DRAM独立缓存的QLC SSD缓外的速度到底如何。在这里编辑选用AIDA64进行了全盘测试。在大概30%占比(2TB容量款的558GB占用)时出现了速度的明显下降。但是,大多数用户都不会一次传输558GB的文件,所以也不用太焦虑。毕竟,SN5100提供了五年有限质保,且耐久度分别为:300TBW(500GB)、600TBW(1TB)、900TBW(2TB)、1200TBW(4TB)。
总结:性能可圈可点,QLC技术正在进一步成熟
SN5100通过BiCS8 QLC与PCIe 4.0的完美融合,打破了“QLC性能差”的刻板印象。其7,100MB/s的顺序读取速度与五年质保承诺,也可以让不少追求成本优势的用户放下戒心。尽管在持续大容量写入场景下可能会出现性能衰减,但对于不少消费级用户而言,这款SSD提供了“够用且好用”的最佳平衡。如今这款产品已经在各大电商平台上线,4TB款将于10月正式上市,我们都可以试着给QLC更多机会。
分享到:
评论区(0条)
本文作者
电脑报编辑
认真是一种态度
私信他的更多文章
更多评测